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

来源:才华咖  本文已影响1.39W人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今天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

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属性

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阳化气,阴成形"。

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确定治疗原则

(2)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各自的特性;

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

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常关系:相生、相克;异常关系:相乘、相侮。

1.五行相生的概念和次序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联系,称之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2.五行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和制约的联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3.五行相乘的概念和原因

4.五行相侮的概念和原因

以木为例图示如下:金是木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

二、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五行学说说明生理

①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

②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③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

2.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3.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三、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时,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①补母: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

②泻子: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2)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则治法

①抑强:因相克或反侮太过所形成的乘侮病证。

②扶弱:因相克力量不及,或因虚被乘,或因虚被侮所形成的病证。

扶助其弱,则有助于恢复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协调。

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