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

来源:才华咖  本文已影响1.09W人 

从水泥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水泥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水泥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阶段,需要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未来水泥行业的发展应该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政策。即在总量上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改进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取缔小的水泥生产企业,支持大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未来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环保不达标的落后的生产线将会被淘汰,新工艺会被广泛运用。 水泥企业也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形成以大集团为主导的区域性市场格局,使产业由追求量的增加转变为追求价值的增长。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实现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我国水泥行业要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水泥生产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整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平台,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与技术,加大集成 创新力度。用先进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设备改造传统的产业。要密切的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和市场的需求,在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虽然我国水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但是大部分都是普通水泥,优质水泥很少,导致优质水泥的缺口很大。而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质量也有很大关系,混凝土强度每提高一个等级,水泥和钢筋的用量就会减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采用优质的水泥减少了资源的使用量,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水泥行业的绿色工业是指水泥企业不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同行是又做出贡献。未来我国的水泥工业一定会向绿色工业发展。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现在的水泥生产技术要求来看,并不需要非常优质的原料,可以采用较低品质的原材料来代替粘土和石灰石的配料,以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其次是采用绿色能源和可燃废弃物燃料,充分的利用再生资源,并加强余热的利用,利用余热发电,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各个水泥生产企业都要强制性的安装运行可 靠、收尘效率高的电收尘器,减少粉尘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最终实现水泥产业的绿色工业,这样水泥企业才能存活得更长久。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6年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而2014年同期为增长1.8%;利润方面,2016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已经回落至2008年水平。

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48亿吨,同比下滑5.1%。从产量跌幅来看,上海、吉林、山西名列前三甲,东三省仅有吉林在列,但并不能忽视东三省产量大跌的现实。

2016年1-11月,东三省水泥产量跌幅分别为吉林22.6%、辽宁20.92%、黑龙江17.44%,跌幅均超过15%以上,相比于全国平均5.1%的产量跌幅,可谓已经跌出了“新境界”。

以往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大集团市场控制力较强,东北成为全国眼红的高价市场,今年堡垒却自破于内部。辽宁自2013年全运会结束之后整体需求一直持续不振,今年需求更显萎靡,而黑、吉两地也同样不容乐观,由于需求不足,东北市场水泥价格降幅累计达60--70元/吨。

东北老工业基地退化问题已经“老生常谈”,近年来由于人口外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后劲已经严重不足。日前,国家再次提出振兴东北经济计划,但考虑到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东北并不明显的区位优势,未来市场重振难度较大,预计2016年并不乐观。

2016年水泥行情的惨淡不仅仅体现在产量方面,价格的下跌更直接体现了市场的低迷态势。

总体来看,2016年全国行情走势大体与2015年相仿,属“V”字型走势。不同的是上半年水泥价格跌幅程度远超预期,后期价格反弹拐点延后,且力度相对平缓。据市场反馈,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下跌,整个下滑节奏持续到三四季度方才略有改善,但有限的价格上调也主要出现在华东、西南及中南的'局部地区,其余区域基本有心无力,至年尾全国水泥、熟料价格水平仿佛一朝回到十年前。

  我国水泥行业特点

2014年,中国水泥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行业协会与广大水泥企业一起,坚持把贯彻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精神,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作为全行业工作重点,以两个遏制和推进节能减排为抓手,努力降本增效,倡导行业自律,探索错峰生产,克服了效益严重下滑的不利因素,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全国水泥年产量仅比上年增长1.8%,是24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792.11亿元,比2013年增长0.92%;实现利润总额780亿元,为历史第二高位。在困境中能取得如此成绩,归纳一下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遏制新增产能继续有效推进。全行业把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41号文件作为工作重点,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会同各地建材(水泥)协会先后召开了十余次大型的宣贯会与研讨会,其中包括三场大型论坛——“西南地区水泥论坛”、“东北地区水泥论坛”、“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泥论坛”,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各省级政府领导多次参加会议,覆盖15个省区,千余家水泥企业参与。444家水泥企业联名签署了遏制新增产能承诺书,承诺不再新建生产线。从工作范围到工作深度,在遏制新增产能方面都是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继2013年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比2012年减少41条后,2014年又减少了17条,共计减少58条新增熟料生产线。对今后全行业遏制新增产能的工作得以继续有效开展起到了坚定信心的作用。

其次,北方地区水泥错峰生产成为行业新的探索与实践。错峰生产作为一项创新的、探索性的、大胆尝试的工作,在新疆和东北地区首先推开与突破,得到了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地水泥协会、企业的支持与响应,同时带动泛华北地区积极推进,从2014年年底新疆、东北地区的开始实践,到2015年年初全国北方地区已有10个省市全面推进。错峰生产对我国水泥工业减少能耗与排放,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社会文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有进步意义的作用,同时还促进了企业间的互信协作,为进一步推进北方所有采暖地区的错峰生产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一些相关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对社会、对企业都有现实意义。

第三,水泥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企业间的相互参股迈出了新的步伐,为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和改变产业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批骨干企业率先领悟到推动先进的技术、装备走出国门,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市场份额是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的布局不能只在国内。海螺、华新等大型企业不仅已在国外投资建厂,而且还有新的探索和扩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牵引下,在大企业的带动下,要求“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

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先后向7家上市公司参股,这种新举措以资本为纽带,打开了大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大门。这些创新举措将为布局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扩展内涵提供新的模式,它代表着中国水泥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种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